我们在数数的时候一般人都知道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十万、百万、千万、亿、十亿、百亿、千亿、兆、十兆、百兆、千兆......可是后面是什么你还知道吗?下面下边就为大家往后面数一下:
“数bai位”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。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,第一位是“个位”,第二位是“十位”,第三位是“百位”,第四位是“千位”,第五位是“万位”,等等。
同一个数字,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,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。例如,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,同一个‘8’,放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,放在百位上表示8个百,放在亿位上表示8个亿等等。
一说:数位表:
兆: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。
京: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。
垓[gāi]: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。
杼[zhù]: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。
穰[ráng]: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。
沟: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。
涧: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。
无量: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。
大数: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。
另有一说:
在公元190年前后(约东汉时期)在一本名为《数术记遗》的典籍当中,便相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。这些数词计有一、二 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 十、百、千、万、亿、兆、京、垓 、秭、穰、沟、涧、正、载。
元朝的朱世杰在《算学启蒙》中又在亿、兆、京、土亥、秭、壤、沟、涧、正、载之上,又添加了极、恒河沙、阿僧底、那由他、不可思议、无量数等六个大数名称。
《五经算术》:
按黄帝为法,数有十等。及其用也,乃有三焉。
十等者,谓“亿、兆、京、垓、秭、穰、沟、涧、正、载”也。
三等者,谓“上、中、下”也。
下数者,十十变之。若言十万曰亿,十亿曰兆,十兆曰京也。
中数者,万万变之。若言万万曰亿,万亿曰兆,万兆曰京也。
上数者,数穷则变。若言万万曰亿,亿亿曰兆、兆兆曰京也。
计数单位依次为 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十万、百万、千万、亿、十亿、百亿、千亿 、兆、十兆、百兆、千兆、京、十京、百京、千京、垓、十垓、百垓、千垓、秭、十秭、百秭、千秭、穰、十穰、百穰、千穰、沟、十沟、百沟、千沟、涧、十涧、百涧、千涧、正、十正、百正、千正、载、十载、百载、千载、极、十极、百极、千极、恒河沙、十恒河沙、百恒河沙、千恒河沙、阿僧祗、十阿僧祗、百阿僧祗、千阿僧祗、那由他、十那由他、百那由他、千那由他、不可思议、十不可思议、百不可思议、千不可思议、 无量大海、十无量大海、百无量大海、千无量大海、大数、十大数、百大数、千大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