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条人性黑话(社会生存潜规则)
作者:复购商务网
更新时间:2025-04-02
点击数:
公交车上逼你让座的老人,自己年轻时可能从未让过座,高举道德大旗的人,往往在掩饰自己的私心。
1. 捧杀定律——“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”比“你不够努力”更危险,当所有人都夸你天赋异禀,可能是在悄悄拔掉你奋斗的根。
2. 沉默成本陷阱——“来都来了”是成年人最贵的四个字,吃不下的饭硬塞,处不好的人硬聊,越不甘心放手,越会被烂事绑架。
3. 乞丐心理——人往往对陌生人的小恩感激涕零,却对家人的付出挑三拣四,就像雨天借伞的人说谢谢,送伞的亲妈反被嫌伞丑。
4. 情绪剥削术——“我说话直你别介意”其实是免责声明,就像有人举着“为你好”的盾牌,向你心里扎刀子。
5. 道德杠杆原理——公交车上逼你让座的老人,自己年轻时可能从未让过座,高举道德大旗的人,往往在掩饰自己的私心。
6. 幸存者滤镜——短视频里“00后年入百万”让你焦虑,却没人告诉你屏幕后有多少人啃泡面,幸存者的光会照瞎普通人的路。
7. 情感高利贷——那些说“这点小忙都不帮”的人,就像放贷者,给你一杯奶茶,却想换你肝脑涂地,人际交往最怕“利息”比本金还高。
8. 螃蟹效应——当你开始变好,总有人“提醒”你出身平凡,就像竹篓里的螃蟹,自己爬不出去,也要把冒头的拽下来。
9. 廉价共鸣术——“我懂你”三字价值连城,所以酒局上拍你肩膀说兄弟的,可能转头就向别人复述你的秘密当谈资。
10. 慕强诅咒——人们羡慕山顶的人,却憎恨正在攀登的邻居,乞丐不恨富豪,却会嫉妒多讨了馒头的同伴,这是人性最隐秘的刺。
(人性真相不是让你 cynic,而是帮你看清世界后,依然选择清醒地善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