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经》第八章: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作者:复购商务网
更新时间:2023-05-20
点击数:928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上善若水。
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(wù),故几于道。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译文:
最高的善像水一样。
水善于滋养万物,而不与万物相争。
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,所以跟道很相近。
居身,安于卑下;
存心,宁静深沉;
交往,有诚有爱;
言语,信实可靠;
为政,天下归 顺;
做事,大有能力;
行动,合乎时宜。
唯有不争不竞,方能无过无失。
解读:
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此乃谦下之德也;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则能为百谷王。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此乃柔德;故柔之胜刚,弱之胜强坚。因其无有,故能入于无之间,由此可知不言之教、无为之益也。”
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点:
一、柔弱,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;
二、水善于趋下,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,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;
三、包容、宽容,小溪注入江河,江河注入大海,因而水具有容纳同类的无穷力量;
四、滋养万物而不与相争。
老子认为,最优秀的领导者,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。这样的人,愿意到别人不愿意到的地方去,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“上善若水”,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。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,而不与万物争利,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。正如古人所说的:“到江送客棹,出岳润民田。”凡是能利物、利人之事,水都尽力去为。水的这种特性,可谓之“上善”。